献给老检察官的一束花
在新年前的《你好,2018》一文里,我的打算之一,就是续写老检察官系列,记录下这些为共和国检察事业默默奉献一生的老人们的片段。
“这些老检察人,有血有肉,重情重义,且都已古稀之年,甚至八十有余,不尽快把他们的精神,他们的笑貌写下来,传递下去,不仅可惜遗憾,更是大不敬。我虽不会绘画,可我有文字基础,会拍摄。已经写了十一二位,有的篇目也引起了高层报社主编的注意,还约了稿,择机推出几位。”
元月5日,《检察日报》绿海副刊新开辟的“中国检察故事”(原中国执法者专栏)专栏,推出了我撰写的老检察官传奇故事系列图文《旧人旧事旧传奇》,四千余字。这是我在《检察日报》发表的三千字人物通讯《与死神握手》之外的最大篇幅人物速写。当然,这首先要感谢约稿的主任编辑龙老师,感谢资深编辑郭老师划出如此精美的版式。当然,更要感谢检察报社正义网法律博客,是我过去写了数篇《老检察官素描》上传在法律博客的“从检路版块”,引起了来法律博客散步遛达的报社编辑老师的关注,从而开始了联系约稿。所以,法律博客是链接的桥梁纽带,是红娘,功德无量。 
转载网站: 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:http://www.spp.gov.cn/zdgz/201801/t20180105_208241.shtml 检察日报电子版 http://newspaper.jcrb.com/2018/20180105/20180105_008/20180105_008_1.htm 凤凰网:http://news.ifeng.com/a/20180105/54831350_0.shtml 新浪网:http://news.sina.com.cn/o/2018-01-05/doc-ifyqinzs8830476.shtml 搜狐网:http://www.sohu.com/a/214805381_380930 江苏网:http://yz.jsjc.gov.cn/tslm/wenhua/201801/t20180105_243536.shtml 天涯网:http://www.hi.jcy.gov.cn/webSite/module/M002/view2/381373/00770004
文友们对《旧人旧事旧传奇》的评价
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。深情感人!”
新华社主任记者、中国作协会员 尹洪东(2018年1月5日11点51分)
“故事很多,会讲故事的人很少,因为缺少耐心精心和匠心。口述历史,平凡的世界,不平凡的故事。” “你讲了很好的故事。‘故事性、现场感、人情味’一应俱全。”
——中央政法委宣教室主任 侯召迅(2018年1月6日21时58分)
“您是正在写一个系列吗?老检察官们看到自己的故事被人这样讲起,肯定很感动,也让我们这样没经历过的人从旧人旧事里,感受到浓浓的检察情怀。” “ 我也喜欢这种风格,写这样的旧人旧事本身就比较少,像您写得这样幽默深情举重若轻更是难得。”
——最高检察院办公厅新闻办网宣处 刘晓雯(2018年1月6日20时)
“他的文字饱蘸对临朐这块土地的热爱,与临朐底蕴相哺相吸,是乡人的沂蒙小调,游子的故乡图卷。经年之后,人们已不记得临朐王检,但朐地文学却永远拾得一枝断桥梅。北京的文友。” ——北京文友张在建(2018年1月5日16时39分)
“我们正好在统计县市区外宣情况做考核,今早和(潍坊)市委宣传部白部长闲聊,汇报了你发在《检察日报》的整版稿子,他说不是宣传部协调记者来写,本地作者能发这么重,很少见。” ——潍坊日报社记者 石莹(2018年1月5日12时45分)
“故事讲得生动有趣,耐人寻味,人物形象个性鲜明,字里行间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看似普普通通的叙述,实则功底深厚。” ——文友 申红娟 (2018年1月6日22时15分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