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届全国法律方法论坛
(中国·北京)
会 议 手 册
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主办 警察法学研究中心 承办
2017年10月27-29日
第十二届全国法律方法论坛
会议日程 2017年10月27日(星期五) 报到时间:9:00-21:00 报到地点:高警楼一楼大厅(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木樨地校区院内) 会务组联系人:刘冷(18653669061),薄振峰(13331101961) 说明:晚餐时间18:00,高警楼二楼宴会厅 2017年10月28日(星期六) 07:00-08:00:早餐,地点:高警楼二楼宴会厅 08:30-09:10:开幕式,地点:高警楼十楼 1055会议室 主持人:程 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院长 教授 (致辞)曹诗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校长 教授 (致辞)谢 晖 广州大学//中南大学法学院 教授 张继成 暨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09:10-09:30 集体照(高警楼大门前) 09:30-10:40 论坛主题报告,地点:高警楼十楼 1055会议室 说明:报告人20分钟/人,评议人10分钟/人,互动讨论10分钟。(请主持人控制好时间) 主持人:张彩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教授 评议人:谢 晖 广州大学//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瑞君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教授 1. 对《刑法修正案九》第44条第4款权威解读的法逻辑分析 张继成 暨南大学法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教授 2. 公安执法方法的变革 程 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院长 教授 10:40-10:50 场间休息 10:50-12:00第一场报告,地点:高警楼十楼 1055会议室 说明:报告人10分钟/人,评议人10分钟/人(请主持人控制好时间) 主持人:赵耀 甘肃省律师协会 副会长 评议人:张继成 暨南大学//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教授 焦宝乾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教授 1. 修法理由的科学建构 刘睿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2. 法律解释的目的导向与规则导向 ——基于法律工具主义观与非工具主义法律观的研究 古嵘辉 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3. 论“视为”规范的三重维度 余地 中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4.案例指导制度下的法律论证 ——以同案判断的证成为中心 王彬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5.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法理探究 彭中礼 中南大学法学院 教授 12:00-13:30 午餐,地点:高警楼二楼宴会厅 14:30-16:00第二场报告,地点:高警楼十楼 1055会议室 说明:报告人10分钟/人,评议人10分钟/人,互动讨论10分钟。(请主持人控制好时间) 主持人:王瑞君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教授 评议人:解彬 山东诚公律师事务所主任 博士 杨三正 兰州大学法学院 教授 1. 纾解暴力执法行为:从暴力控制到合作治理 ——关于上海警察绊摔抱娃妇女事件的系统考察 贾焕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博士后 2. 取向于法律原则的警察正确执法 陈杰 浙江警察学院 讲师 3. “后反恐时代”背景下涉恐案件的侦查方法 白文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 王 定 新疆自治区伊犁州奎屯市公安局 二级警督 4.警事法解释中的词典运用 王梦宇 浙江警察学院法律系讲师 博士 5. 略论近代中国警察教育法制之嬗变 陈兰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 6. 清代司法中的“强弱对比”原则与正义观念 李冰逆 四川大学法学院 副研究员 16:00-16:15场间休息 16:15-17:45第三场报告,地点:高警楼十楼 1055会议室 说明:报告人10分钟/人,评议人10分钟/人, 10分钟互动讨论。(请主持人控制好时间) 主持人:贾焕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博士后 评议人:何青洲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 教授 王 彬 南开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1.IRAC推理方法实例探析 —以普鲁姆霍夫诉里卡兹案为例 刘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 2. 指导性案例适用方法之确定 孙庆春 重庆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 3.从言语到语言:本土法律修辞研究范式之展望 刘方圆 中南大学法学院 博士研究生 4.集会许可案件中的复议决定不应被视为终局行政决定 ——兼论《集会游行示威法》第13条的合宪性解释 刘海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助理教授 5. 刑法目的解释的二维解析 田维 西南石油大学 讲师 6. 城堡规则与人身安全 ——于欢案引发的思考 耿 焰 青岛大学法学院 教授 17:45-18:15:闭幕式,地点:高警楼十楼 1055会议室 主持人: 谢 晖 广州大学//中南大学法学院 教授 学术总结:薄振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下届承办单位代表致辞: 18:30- 自助餐,地点:高警楼二楼宴会厅 晚餐后,本次论坛研讨部分结束,祝愿各位与会专家返程愉快。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