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RS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随笔

谜一样的《兰亭序》

时间:2017-12-08 14:31:33  来源:  作者:

王觉仁的新作《兰亭序杀局之玄甲卫》,可谓是把历史和想象结合的很好的一部著作,以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为切入点,融入到唐朝初年的“宣武门之变”的历史事件,揭开了一个作者笔下惊天的秘密。

宣武门事变当日,禁军中郎将吕世衡临死前,给李世民留下了四个字“兰、亭、天、干”,然后临时前还指着李世民带着的佩剑。故事就此展开,玄甲卫郎将萧君默在查案中,卷入了夺嫡和江湖组织之中。

小说和历史事件契合的很好,让人真假难辨。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书法,不但收藏,还经常自己临写。而智永和尚为王羲之的七世孙,常居永欣寺书阁,闭门习书数十年,据说用坏的笔头就达几大筐,其用功程度可见一斑,书法造诣也颇高。智永收藏的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真迹,后被唐太宗通过各种途径得到,而智永抑郁而终,这些都是在历史真实的记载。在小说中,智永是天刑盟的盟主,每逢盛世,盟会便处于休眠期;每逢乱世,盟会便苏醒,拯救世道,匡扶正义。而“兰、亭、天、干”是吕某在死之前这四个字并未写完整,干的右侧是还有笔画,补充完整就是“刑”字。一切都与兰亭集会有关,王羲之在《兰亭集序》中的二十个写法不同的“之”字,也正是十九个分舵的舵印防伪标志,别人很难伪造这二十个不同形态的“之”字。而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,夺得了皇位,而后出现“四王夺嫡”的局面,在加之天刑盟的势力的交织渗透,整个故事扑朔迷离,悬念重生。

读完第一部,故事好像刚刚展开,天刑盟刚刚浮出水面,四王夺嫡也是刚刚展开,萧君默的身世之谜也即将揭开,但是戛然而止,意犹未尽。第二部还未出版,只能暂时留下悬念。至少在第一部中埋下的伏笔,萧君默的身世应该是太子李建成的儿子,但这个猜测只能是一个猜测,只能等到第二部出版,才能见分晓。

小说写的很有趣味,也能引人入胜,至于小说中的内容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,是否经得住考证,则是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。书法家智永估计对江湖盟主不感兴趣,江湖盟主大多也练不成书法,更难成为书法家。看一看爱好书法、诗歌的乾隆皇帝,虽贵为一国之君,写下的几千首“萝卜丝”、“豆腐丝”(萝卜诗、豆腐诗),让人耳熟能详的又有几首呢,就连酷爱书法的唐太宗,又有几幅书法传世。

“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”,如是而已。由此看来,把此书权当做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武侠小说来看,作者的笔法纯熟,构思巧妙,语言诙谐,颇有金庸武侠小说的风格,读起来也妙趣颇多。

王少明


上一篇:同题诗:牡丹折断寄寒江 下一篇:雪中冬日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  • 物权期待权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实现
  • 关于王小盾性骚扰的十个假如
  • 送别【反贪即将转隶有感】
  • 先履行抗辩权与工程保修责任关系辩
  • 新形势下监察委的工作思路
  • 章太炎:白话与文言之关系
  • 买到的房屋与样板房不一致能否退房
  • 最全打官司攻略出炉!
  • 让“用心”成为一种习惯
  • 青年岳飞是如何炼成的?
  • 相关文章
      无相关信息
    栏目更新
    栏目热门